博物馆、历史学院举办《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编纂推进工作暨学科年度科研报告会

发布者:孙静姝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10

        2021年11月5日-11月7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编纂推进工作暨学科年度科研报告会”在津南校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南开大学文博考古研究中心举办。专业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约50人参加了会议,另有部分在外省考古工地的师生以线上形式参会。


此次会议以考古学科年度科研工作汇报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共有15位教学科研人员做了专题发言,分别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介绍和交流。会议期间,还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编纂工作进行汇报并商讨了具体推进措施。

会议由历史学院副院长袁胜文教授和刘尊志教授、贾洪波教授先后主持,博物馆馆长刘毅教授做了开幕发言,他希望把这次会议作为整合校内文博考古科研力量、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精品工程建设的新开端。


考古学(含文物研究)报告共12个。

刘毅教授对《陵墓考古对中华文明史构建的贡献》进行报告,通过对大量陵墓考古发现资料的系统梳理及深入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作为当时最高营造技艺的遗存,见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陵墓考古不仅展示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而且促进了一些重大历史考古问题研究的突破,对中华文明史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尊志教授报告题目为《区域性汉墓与汉代墓外设施的研究与思考》,汉代作为统一多元的封建帝国,墓葬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已经具备了进行区域性研究的条件。进行汉代墓葬的区域性研究,既要作基础性的研究,又要在基础性研究之上作相关社会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对区域性墓葬的全面研究。汉代墓葬的区域性研究可以推进整个汉代墓葬的综合性研究,进而达到我们进行墓葬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贾洪波教授报告题目为《先秦服饰的右衽与尊左问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实例,对先秦时期古人“右衽”制度进行探讨,认为中原华夏的服式礼俗,以外衣右衽为正式,而对内衣不作要求,内衣的穿着可右衽亦可左衽,但为了在穿着时达到整体匀称的效果,实际以左衽常见。


袁胜文教授报告题目为《吉安永和镇东昌路吉州窑址考古发掘收获》,对吉安市永和镇东昌路吉州窑址的概况、发掘缘起及经过、窑址地层及遗迹分布情况、出土遗迹遗物等内容进行说明,认为永和镇东昌路吉州窑址ABC三区出土材料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系统复原了吉州窑从晚唐五代创烧,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南宋早中期、南宋晚期,到元代之后停烧,四期六段中各期段的瓷业面貌。通过对此次发掘遗迹遗物的整理分析,可以复原吉州窑窑业的生产流程,探索吉州窑的技术特征,反映吉州窑的窑业技术水平。


 

邓玲玲老师线上报告题目为《偃师商城制陶作坊的综合研究》,通过对偃师商城陶窑所在区域出土陶片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偃师商城制陶手工业存在合理的泥料制备、胎体成型工序及有效的干燥制度及烧成制度。作坊区专业化的陶器生产有效地控制了日用陶器的产品质量,同时保证了城内陶器的稳定供给。



刘亦方老师报告题目为《环嵩山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的考古学研究》。借助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分析等方法,对环嵩山地区三代水利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城市水利系统建设的兴衰受到政治权力中心迁徙的影响。水利系统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权力,在兼具公共服务性的基础上更凸显其以社会上层统治者为中心的特点。城市水利系统与城市形态相适应,不同层级的城市水利系统建设存在制度性差异。而城际水利工程的出现及发展则与早期国家控制模式的演变有关。


 

陈畅副教授报告题目为《族群身份的双向性——岱海地区楼烦墓地人群族属的考古学研究》,报告在人类学的框架下,首先依据历史文献确定岱海地区战国墓地为楼烦遗存。之后以族群互动为背景,提出楼烦缺乏统一的物质文化特征,难以用考古学文化进行概括。墓葬中常见的中心对称鸟纹牌饰是金属化的玉石牌饰,其母题在中原和草原不同文化情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由墓地布局体现的社会结构符合其半农半牧的生计方式。战国晚期赵国政策影响了边疆人群族群身份的选择,胡化与华夏化的双向性造成了墓葬人种与文化的非对应关系。

 

李宇奇副教授报告题目为《新疆与中亚古代建筑联系的新线索》,通过梳理已有新疆与中亚古代建筑的交流与联系,以哈尔莫墩城址圆弧形中空角台与马面为线索,认为中亚建筑风格的确曾经对新疆早期城址设计产生过一定影响,并且认为这种影响至少深入到了新疆中部的焉耆盆地。



梁金鹏老师报告题目为《吴晋堆塑罐上的“太阳一鸟”组合形象初探》,通过对装饰有“太阳一鸟”组合形象堆塑罐实例的说明,结合对其组合元素所做分析,认为吴晋堆塑罐上的“太阳一鸟”组合形象是传统太阳鸟崇拜的延续,反映了当时“灵魂不灭”及死后希望灵魂升天的灵魂观念。“太阳一鸟”组合形象是堆塑罐上直接表达“天”或“天界”概念的堆塑物,为研究吴晋时期堆塑罐所反映的宇宙观念提供了新证。



张国文副教授报告题目为《鲜卑-北魏科技考古研究》,拓跋鲜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沟通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而拓跋鲜卑至北魏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游牧和农耕民族关系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服务当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丝绸之路研究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张国文副教授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相关科技考古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王音老师报告题目为《北魏洛阳时代的画像石葬具与墓葬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报告认为孝明帝正光年末至孝昌年间,洛阳北魏墓葬经历了一次阶段性的变化,可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官方墓葬规制的进一步完善,墓室空间布局趋于规整。二是丧葬风气的转变,墓葬趋于奢华,厚葬之风渐兴。在墓葬文化发展变化的背后,不变的是北魏政权对迁洛后汉化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北魏墓葬文化仍在沿着汉化的大道继续前行,直至出身六镇的高氏一族在反抗北魏极端汉化政策的旗号下将之截断。



白瑶瑶老师报告题目为《明代明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研究》,简要介绍了近期研究成果,主要有明代湖北地区宗藩墓葬墓室的特点,从宫廷画作《出警入跸图》窥探明代仪仗服饰,古代绘画中的锁子甲以及从明代明器陶俑看男子首服样式及制度等内容。

 


博物馆学(含文化遗产)报告共3个

张婧文副教授报告题目为《数字人文视阈下的文物信息可视化探索》,她认为,文物信息可视化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其关键是对信息的分类、管理、阐释、共享与创新。在数字人文视阈下,针对当前文物信息表达的同质化和浅层化现象,博物馆等文化遗产机构应该突破简单的复原展示瓶颈,从元数据标准与可持续开源数据集的科学构建、文物信息阐释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三个层次,推进对文物信息可视化的实践探索。



刘阳老师报告题目为《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和模式》,报告从融合机理、融合路径、融合模式三个层面论述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并重点论述了二者的融合模式,将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分为延伸性融合、重组型融合、渗透型融合,提出三种模式层层递进,也代表着博物馆与旅游业价值链逐渐重组、持续完善的过程。



马娇老师报告题目为《线性文化遗产文化元素的提取、利用和展示》。她认为,陈列展览的过程是“理性到感性、符号到视觉”的过程,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仅实现了从科学的历史事实到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民族精神的展览脚本,还应在此基础上解决符号化向视觉化的转化,将文化元素视觉化、结构化的呈现出来,帮忙观众实现最终“解码”。



11月7日上午,由刘毅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对于考古博物馆学科发展、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统课程设置进行了专题讨论,对学科建设及学科课程设置、课程调整等内容进行交流和工作部署,为南开大学考古文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此次会议是以考古学(含博物馆学)一级学科为单位,推进科研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为南开大学考古文博学科专业教师提供了科研交流、探讨的平台,对南开大学考古文博学科整合力量,加强团队建设,恢复提升和强化南开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南开大学考古文博学科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理清发展思路,凝练发展方向,推动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